近日,全国首个“植入式迷走神经刺激术(VNS)治疗慢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障碍”多中心临床研究正式启动,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作为该项目单位之一,现面向社会招募20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患者进行精准康复训练动作(新桥医院供图)
新桥医院疼痛康复医学科主任刘勇教授介绍,脑卒中(俗称“中风”)是我国致残率最高的疾病之一,约70%的幸存者会遗留肢体偏瘫问题,其中上肢功能障碍尤为棘手。传统康复治疗对部分患者效果有限,许多患者长期面临生活无法自理的困境。
此次启动的这项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旨在通过前沿神经调控技术与精准康复训练的协同作用,为脑卒中后上肢偏瘫患者开辟全新治疗路径。
展开剩余62%正在进行的VNS手术(新桥医院供图)
“迷走神经是连接大脑与内脏的‘信息高速公路’,我们通过微创手术在患者颈部植入微型神经刺激器,以特定频率的电脉冲持续激活迷走神经。”新桥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张春青教授介绍。
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实施VNS手术、术后联合康复训练的脑卒中患者上肢抓握力平均提升40%,关节活动范围扩大35%。
刘勇教授介绍:“传统康复治疗往往面临疗效瓶颈,尤其是超过半年病程的慢性期患者。而VNS技术突破了这一限制,通过电刺激重塑神经通路后,我们的康复训练能更高效地转化为实际功能。”
患者在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训练(新桥医院供图)
据了解,临床试验将采用国际通用的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ugl-Meyer评分系统)评估上肢功能,结合脑功能磁共振成像追踪神经可塑性变化。在康复训练中,为患者制定了个性化康复方案,包括镜像疗法、功能性电刺激和任务导向训练等。患者会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打麻将、玩游戏、做运动等精准康复训练动作,在VNS激活大脑运动皮层时,同步进行的针对性训练能强化神经重塑效果。
患者在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训练(新桥医院供图)
刘勇教授介绍,此次招募的患者入选标准包括:年龄22至79岁,卒中发病超过8个月,且上肢运动功能恢复分期≤Ⅳ期,无严重心脏或神经系统禁忌症。他强调:“黄金6个月康复期内未达预期效果的患者,以及病程超过9个月处于平台期的患者,均可通过该项目获得新希望。而且成功入组者将免除VNS手术治疗费用,并可获得全程康复指导。”(曾理)
发布于:北京市